首页» 学生天地» 作品展示
作品展示
如何内省与重构,关于选择与前路 | 2020级研究生新生教育活动纪实
发布时间:2020-11-19

11月11日19时教学楼205教室举办了“新生入学教育活动”主题分享交流活动,为2020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提供学业指导与规划。

2020级研究生导员罗姣姣老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,王嘉婧老师为主讲嘉宾。在短短两个小时内,王嘉婧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兼备“趣味”与“深度”的“灵魂对话”

嘉宾介绍

王嘉婧老师现任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创意项目部主任,是清华大学博士后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。学术成果颇丰,在各大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参与多个重大研究课题,同时王嘉婧老师也是一名编剧、导演,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,主创、参与了包括《走进和田》在内的多部纪录片、微电影。

由于疫情的原因,王嘉婧老师未能来到教室现场,所以通过腾讯会议的线上方式跟大家见面。讲座中,王老师基于其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历,提出我们当下的人生阶段和状态中,所应具备的一些思考。

3466e92b9dba4561956321fa1999f9b9.jpg

分享开始,王嘉婧老师以“失速”的概念切入,“失速”的意思,主要是指大家通常研究生一毕业就面临着人生的一个巨变,为人生下一步的路径和方向抉择。是工作、读博、抑或是其他?找什么样的工作呢?体制内还是体制外?读博读哪个学校?读博是为了什么?读完了博你想干什么?

以上种种,都需要同学们在校园时,结合自身情况做出些考量和思索,从而为毕业后的选择做好准备,最大限度避免“失速”的风险。


1、问自己、问偶像、问他人

嘉婧老师建议同学们,在迷茫迷失的状态中的时候,不断发出“三问”——问自己、问偶像、问他人

“我相信有不少同学是被推着走进研究生的大门的,包括我自己也是”,王老师说到。读完本科后,可能就觉得自己应该自然而然地衔接,读个研;或者自己的父母让自己读研。与此同时,自己对人生的大方向也并不是明确和清晰,那么读研确实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。

但是,王老师表示,“你应该读研”不能成为读研的理由,需要把原因具化、明晰。如果不能,那么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多思考、多反思、多问

问谁?——三问:问自己、问偶像、问他人。

问自己,这一行为需要日常化。“如果到某个时刻或者某个阶段,你每天问自己的答案都不变的时候,那么一定程度上来说,你的方向清晰了;你逐渐地把自己搞懂了,知道自己要往哪儿去了。”但这个过程还需“两问”的配合与协作,那就是还要问偶像,问他人

王嘉婧老师接着讲到,偶像是指在领域内做得很好或很成功的人,是想到他就能激起你的进步欲望的人,是你自己想要成为的人。这个东西听起来好像很虚,但这样的人其实不仅仅是在银幕上或者媒体形象中,我们身边的日常中就有这样的人,比如你的老师。

而说到问他人这一点,可以帮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。正如“镜中我”理论所讲的,他人对自我的言行和态度是我们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,透过这面镜子,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和多维地看到自己。只有看到自己的优缺点,从而找准自我定位自我精进的方向。

7e4c72eb446b4093a2a3a12f6896143a.jpg

2、重新梳理人生

(1)自我与环境的关系

(2)不再有谁理所应当地对你负责

研究生阶段是完全成人化阶段,同时是大家从校园走进社会的过渡段和衔接点。在这个阶段里,王嘉婧老师建议大家,将自己的人生做认真的梳理——从何处来?想向何处去?能向何处去?这些问题都需要弄清楚。

“在这个完全成人化的过渡阶段里,大家需要树立一个意识,那就是不再有谁理所应当地对你负责。你是你自己的完全责任人,不做巨婴,不做啃老族是第一步,然后我们再说回报父母家人的事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需要搞清楚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关系。只有厘清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,我们的行动才具有针对性,才能获得一个好的环境反馈,才能实现最大的效能。”

0231ec4ab8024727b1e1bae76cab0733.jpg

3、给自己留好“后路”、问自己一些问题

王嘉靖老师也从个人经验出发,让大家在人生前进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上,为自己的人生留好“后路”,而留后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◎不要伤害你的朋友

◎可以分手,但不要渣

◎不要理所应当地用父母的钱

◎不要忘记热情和冲动

◎不要害怕未知

◎不要早结婚

◎不要害怕学习

◎不要停止旅游

◎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对的

◎不要认为自己都是错的

“总的来说,就是不设限,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;不偏见,以包容友善之心观万物观世间。然后去做,去努力,去收获。”王嘉婧老师表示,这些都是自己的个人经验,并不一定完全正确,也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每个人,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思索和启发。

同时她也建议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也要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:

◎你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吗?那种有了它,就会狂喜的事情,除了钱。

◎你有继续在做这件事情吗?

◎你有懊悔的事情吗?比如分手,比如放弃某个机会?

◎是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懊悔呢?

◎你还有可能改变吗?

◎你的生活有过剧烈的变化吗?

◎你害怕面对未知吗?

◎你是一个受人喜欢的人吗?

◎你爱自己吗?

“这些问题如果大家每一次问自己的时候,都有答案,并且能具体陈述自己的答案,那就说明你看见了你自己。其实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看见自己。”

f98626df09764777b204480d6c8f8ea6.jpg

4、关于学校生活

关于学校生活,王嘉婧老师告诉大家,作为学生,通常总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提供什么,比如各种奖学金制度,比如各种实习机会和工作机会。“但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,大家不要把这种希望理所应当化和日常化。相反,我们应当多问问自己有哪些点,值得这些资源和福利落到我们头上。换言之,我们需要做好自己,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和技能。”

王嘉婧老师也提醒大家,在能力所及之时,也应当反哺学校或建设学校,其实学生和学校之间是一个双向的关系。让这种双向的关系正循环是一个值得大家努力的方向。

而面对不少同学关系的读博的话题,王老师提醒大家可以提前多多做准备,更重要的是,需要清楚自己想去哪个学校,或者想在哪个领域或方向深耕,有没有特定的想要选择的博导。

整场分享交流会趣味性中充满了启发性,同学们都认真参与了交流,且在交流分享会后,有不少同学表示有很多的启迪,并引发了有关如何更好完成研究生学业和生活的深刻思考

文/薛静、秦冰

图片/胥婷

责任编辑/陈佳怡

校对/张婉晴

审核/丰华文